第(2/3)页 广州的人口较多,也是因为岭南地区山地多平原少,农村人口赖以生存的农田也少。 再加上水利设施不算完善,开发出来的耕地就更少。 为了谋生,很多乡村百姓选择到城市中闯荡,所以城市人口比例才要高一些。 “三叔。岭南道的发展多亏了你啊!”在城里看了几天,宋扬对宋景这些年的工作成果是十分肯定的。 民生方面,如果不是他有百科全书做参考,肯定不会比三叔做的更好了。 这三天里,宋扬还曾微服私访,与城中百姓聊过。 从百姓们质朴的言语中,他发现大家对宋景都是佩服的。 有魄力,有手段,对百姓也还不错。 民间流传一句俗语:跟着王爷混,一天吃三顿。 当年闹造反的那些势力也都被宋景收编了,现在也都恢复成了普通百姓。 百姓有饭吃,也就没几个人想着造反了。 有了民心支持,广州的发展才会如此迅速、顺利。 宋景如此得民心,这也就是碰到宋扬,不然但凡换一个人主政大乾,都得对宋景忌惮猜疑。 这是时代的局限,也是人性的必然。 宋扬不会如此,因为他有自己的自信。 江州始终掌握着这个时代最先进的生产力和最强大的军事力量。 这就是他的底气,可以镇压一切不服,不必担心有人有这个实力推翻大乾的统治。 因此,手下的人越有能力他就越轻松,反正没有人能超越江州的发展。 “唉!阿扬啊。三叔这几年是累的我浑身难受啊!要是能早点退休就好了!”聊着聊着,宋景重重叹了口气说道。 天灾以后,宋景强打精神,挑起岭南道的振兴与发展。 为了不让岭南道分崩离析,宋景劳心劳力东征西讨才有了现在的局面。 最近几年,大乾的局势稳定,岭南道的发展也走上了正轨。 宋景便想着退休。 而且这事儿他已经和宋扬说过好几次了。 宋景这么做,心中是有自己的担心的。 他担心宋扬怕他势力太大,这种事情他在宋扬的老爹那里遭遇过一次了。 另一方面,宋景也实在是太累了。 特别是前几年对岭南道西部的征讨战争,宋景积劳成疾身上留下了病根,导致这几年宋景的身体状况并不好。 这是劳碌人的通病,连岁数小很多的七叔都一身毛病,别说老三宋景了。 “三叔啊。现在正是用人荒的时候,你现在退了谁能接手?难道又要兰儿一个女流之辈接手岭南道政务?” “坚持坚持吧,好歹坚持到小岩再大一些。” 宋扬也是没办法,岭南道的情况复杂,换一个人真就未必又宋景管的好。 岭南道西边那些山野部族,现在还就服宋景一个人。 不是说宋扬搞不定那些山野部族,只是不想再费二遍事折腾一回。 所以他现在只能劝三叔坚持几年。 三叔脸色变了变,说起他这个儿子宋岩,三叔便心情郁闷。 “唉!人都说老子英雄儿好汉,三叔我自认有几分本事,但这混蛋小子真是屁事不懂!就知道调皮捣蛋!是一点儿我的能耐都没学着啊!”宋景叹了口气摇摇头说道。 “他还小,很多事情是要教的。”宋扬只能宽慰道。 宋景提起这个事儿就窝火,发起了牢骚道:“本王手里的事情太多,根本抽不出空管他。兰儿也宠着他,他娘更是当个宝儿一样护着。现在这小子屁事儿没学会,整天吃了睡睡了吃,跟特么猪一样!你说这小子以后可怎么办啊!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