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片刻之后,宝莲灯的速度终于慢下来,且开始呈抛物线,缓缓降低高度。 待宝莲灯落地之后,李慕神识一扫,方圆百里范围的情形,便尽在李慕心中。 虹光消散,宝莲灯犹如一件死物一般立在地面,刘彦昌和他怀中的沉香现出身形,躺倒在一座大湖边。 这是苏州城外十数里的阳澄湖边,距此不到三里,有一座村庄,巧的是这座村庄就叫刘家村。 此地距离东海边不过三百多里地,阳澄湖下也有直通东海的水道。 显然三圣母并非胡乱将他们父子送走,而是有着明确目的性。 李慕略一沉吟,心下便有了计较,脸上浮现出一抹笑意。 他手一翻,取出那串当年唐三藏赠予他的佛珠,口中轻声念咒,随后将佛珠扔出去,轻喝一声“变”。 一股灵雾“嘭”的爆开,只见那串佛珠,竟化作了法海的模样。 这正是七十二变的应用,跟孙悟空拔猴毛是一个效果。 只不过李慕这串佛珠,本身就蕴含大法力,李慕以之为身外化身,只要他自己不收回,便不会因法力耗尽而消失。 而且李慕还灌入一大波法力,外加一道神识。 如此一来,那佛珠所变身外化身,不仅有玄仙境界的修为,还与李慕心神相连,足可瞒过白素贞等人。 最大的好处则是,无论双方相隔多远,李慕都可以瞬间跟身外化身融合,不会因面见大能而露出破绽。 变化好身外化身后,李慕又取出紫金钵盂交给他,令其藏在体内,以之用来模拟储物空间。 最后将双股叉、蟒神鞭、袈裟、五佛冠等属于法海之物,尽数交给身外化身。 至此,李慕暂时跟法海割裂开来,只要这些年法海不外出走动,与那些高人会面,就不会出什么问题。 身外化身径自返回天目山,李慕则是在刘家村外降落,变出一柄折扇,轻摇着折扇光明正大的往刘家村行去。 行走间,神识覆盖整个刘家村,而在所有村民的脑海中,毫不违和的多出了一段,关于李慕李公子的记忆。 在村民们的记忆中,李慕本是杭州人,二十年前因杭州遭遇特大水患,家中一切都化为乌有,父亲也洪水中殒命。 当年才七八岁的李慕,随母亲逃难到苏州,定居刘家村。 在李慕十三岁那年,母亲病故,而李慕则是被一个行走天下的游侠看中,收为弟子。 李慕跟着师父离开刘家村,直到十年后,也就是五年前,才重新回到刘家村。 离家十年的李慕,不仅长成了一个英俊倜傥的青年,更是文武双全,一回来就将村里的村霸收拾得服服帖帖。 随后他在村里开了一所私塾,专门教导村中孩童习文练武,深得村民爱戴与敬仰。 这就是李慕给自己安排的身份。 他摇着折扇走进村子,沿着村子的主道缓步前行,一路上村民纷纷与他热情的打招呼。 年长的唤他一声李公子,同龄人都叫李兄,比他年轻的则叫一声慕哥儿。 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,看他的目光毫不掩饰其中的倾慕。 他刚回来那几年,提亲的都快把家里的门槛踩破。 只可惜李慕也不知道经历过什么,对所有的提亲都是婉拒,伤了不知多少姑娘的心。 问他为什么,他也不说缘由,只是眼中露出无限伤感之色。 提亲之人一见他这种眼神,便再也说不出什么,只得黯然离去。 自那以后,就再也没人上门提亲,村民们私下里都传,李慕肯定是遭遇过什么情伤,心已经死了。 村民们对这个说法是深信不疑,因为以李慕的本事,但凡有丝毫进取之心,也不至于在这小山村当个私塾夫子。 李慕走过街道,来到村东头一座占地面积颇广的庄院前。 庄院门头挂着一块牌匾,上书“浩然书屋”四个大字,正是李慕的居所和私塾所在。 这自然也是李慕变出来的,而且还不是那种幻化,而是真的在这建了一座庄院。 身怀五灵法则衍生而来的造化法则,他要变些灵物出来不容易,但一应凡间之物,那基本是要啥有啥。 也就是他如今尚未大罗圆满,法力还撑不起,否则早就可以将体内储物空间,开辟为一方小世界。 近段时间乃是农忙时节,那些学子都要帮家里干活,是以这些日子私塾没有开课,庄院中只有几个杂役和厨娘在。 厨娘是个中年妇人,那些杂役则是以前李慕收服的地痞村霸。 李慕回到居所,神识却始终关注着刘彦昌。 在刘彦昌昏睡半个多时辰后,一道李慕熟悉的身影,出现在他身边。 不是别人,正是李慕曾有过一面之缘的东海四公主敖听心。 她是少数几个知道三圣母出事的人,因此在三圣母被二郎神镇压到华山之下后,便立刻赶往东海附近,搜寻刘彦昌父子的下落。 三圣母自己也知道,她妄动凡心,一旦事发定然不会有好下场。 所以在她生下沉香后,就跟闺蜜敖听心说好,一旦出事她会把父子俩送到东海附近,请敖听心关照一二。 有宝莲灯作为定位,敖听心很容易就找到了父子俩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