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章 滴水之恩-《农家子的科举之路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林建文点头,拍着胸脯道:“爹,您放心,我一定给表弟找个最最舒服的活计。”

    这话让林大舅满意的点了点头,自己是心疼可怜的妹妹的,唯一的外甥不争气,若是两个儿子和外甥的关系不好,自己百年之后,谁来照料那苦命的妹妹。

    “建文啊,你是长兄,陈霄他不争气,日后你多担待些,你姑命苦啊!”林大舅伤心道。

    “爹,您就别操这个心了。”林建文走到一旁倒了杯水递给林大舅,“你别担心,日后我会多帮衬的。”

    陈家村,林氏整理了一番林建文送来的布匹,挑了两匹给了周玉柔,让她给陈霄做两身衣服。

    “玉柔啊,这两匹布你拿回你们屋,马上天气热了,你给霄儿做两件薄衫,两件长袍。”

    周玉柔点了点头,“知道了。”

    见儿媳一如往常那般平静,林氏又想起陈霄这些日子来在她耳边念叨的话,玉柔进门几年了,原本是商户小姐,嫁到了家里受了不少的苦,如今又怀了身孕,看在未来孙子的份上,林氏又挑了一匹鹅黄色的棉布料子给了周玉柔。

    “这匹布你拿回去做件新衣。”林氏有些不舍,但还是给了周玉柔。

    周玉柔毕恭毕敬的拿了布匹回了西屋。

    书房里,陈霄正在练字,本就是文学专业的他,结合原主的记忆,看着那些书本倒是也不困难,加上自己独有的记忆方法,陈霄倒是将这些书本背的滚瓜烂熟。

    四书五经他倒是理解的不错了,但是原主的底子还是很差的,如今他所知道的这些努力一点考个童生秀才应该是不成问题的,但是要再往上估计就难了。

    大周朝科举考试不仅要考四书五经,主要的还是策论,陈霄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大多是源于这些日子所看的书籍方面,原主从小到大去的最远的地方也就是县城参加考试了,故此,他要找一个好先生。

    叹了口气,陈霄坐在桌前揉了揉隐隐作痛的太阳穴,原主原本在镇上的书院里读过几年书,书院的先生是个秀才,考了几次举人都没有中,故此便收了心安安分分的在镇上教书,想着多教几个学生,自己即使不中,将来说不准学生中也能有个出息的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