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四十九章 众大佬齐聚名人访谈录-《杂家宗师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事实上,这并不是小报独有的办法,而是整个京城报刊届人尽皆知的潜规则。

    除却《杂志》等寥寥数个背景深厚的报刊之外,其余报刊发布新闻时,能不用都尽量都书写官员真名,以防落个诽谤朝臣的罪名。

    以姓氏、衙门区分只是其中一个方法,除此之外,还有籍贯序齿之分,有时碰上些个性鲜明,具有显著特征,或者做了什么知名事迹的的官员,小报们也会以此来代替称呼。

    如兵部一位郎中,以年青时做了一首八喜诗而闻名,于是,当小报有需要提及他时,就称呼他为八喜郎中,或者是写出八喜诗的官员代称。

    再比如,有某位官员在当地籍贯很有代表性的话,也可以姓氏后面加籍贯州府代称,如张济阳,李合肥等等………

    其实说起来,这就是个虚假的障眼法,蛋疼且不实用,但大环境如此,如果想平平安安的经营报社,就不得不遵守这些规则。

    除非报社背后的东家是马晋,可以一定程度的无视这些限制规定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书回正文,也正是因为这些小报们的推波助澜,《杂志》下一刊的名人访谈录逐渐开始引起读者们的注意。

    《杂志》自景康十九年七月初一开刊,至今已近七年,而名人访谈录这个板块,也跟着开办了近七年。

    从第一刊梅方开始,每一到两刊,名人访谈录都要采访一个闻名京城的名人,甚至于后几年,随着《杂志》销量遍布天下,名人访谈录所访问的对象也开始不仅限于京城一地,而是逐渐向整个大乾的知名人群中扩散。

    在这近七年里,参与名人访谈录访问的有名伶、豪商、大将军、尚书、巡抚、大书法家、诗人、神童、医仙、文豪、江湖巨擎、佛门高僧、道家全真、甚至还有远渡重洋而来大乾做生意的洋人。

    不管三教九流,无论男女老少,只要你是名人,且从未表示过不近朝廷的态度和言论,名人访谈录都会予以采访?

    可以说,很多被采访的人都凭借着这个访问,继而名声大噪,闻名天下,将自己的人气地位推上一个新台阶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