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午时的钟声过后,陈义兴便已徐步到了聚贤厅来。 他已算是提前赶来这里了,可显然,诸人比他更在意,不少人已在此高坐。 蒋学士显得格外的认真,这篇文章乃是他提名的,回去后,在这些天,他已通读了不止数十遍,越读,蒋学士竟越是觉得有滋有味,他对此事尤为看重,今儿来的也是最早的。 等到杨彪到了,众人各自一脸正色地跪坐,接着便陷入了沉默。 杨彪在沉吟之后,才徐徐开口:“老夫自入了天人阁,已有十数年光阴,可是地榜推文,却是初次,此等事,理当慎之又慎,决不可有丝毫的差池,诸公俱是学士,是士林典范,每一篇文章入榜,若是名不副实,只怕一身清名,都要毁于一旦,是以,还望诸公万不可疏失。” 他说的严重,学士们纷纷点头。 天人榜之所以能使天下人信服,其实并非是因为天人榜的本身,而在于这五百年来,无数代的学士,不但都是最顶尖的大儒,饱读诗书,文名传世,而更重要的是,每一个学士,都视名誉如生命,不徇任何私情,榜中任何一篇文章,都是名副其实。 “既如此……”杨彪淡淡地抬眸,看了蒋学士一眼,才道:“老夫要问,蒋学士,这篇三字经,你当真要推举吗?” 蒋学士苍老的眼帘显出了坚定,毫不犹豫地道:“是,绝无悔意。” 杨彪接着问:“为何?” 蒋学士扫视了众学士一眼,斩钉截铁地道:“此文足以流芳千古,教化天下学子。” 这个理由,足以入地榜了。 杨彪深吸一口气道:“诸公以为如何呢?” 坐在蒋学士下首的一个学士随即道:“附议。” 这篇三字经,也许一开始的时候,还有人不深看重,可现在,学士们已经不知读了多少遍,而蒋学士又用自身的理解,解释了他的好处。 要知道,教化是读书人追求的根本目的。 孔圣人之所以是圣人,除了有经典传世,最重要的是,他有三千弟子,有教无类。 因而,如何教化,又如何更好的教化,围绕着这一点,无数的儒生,搜肠刮肚,只为寻出一个途径。 正因为教化的重要,这篇横空出世的三字经,对于许多学士们来说,心里是何其的震撼。 “附议。” “附议。” 陈义兴亦是没有犹豫,文章他已读了许多遍了,他虽没有弟子,可以他的学识,怎能看不出这其中的奥义呢。 等众人表态得差不多了,他也很直接地道:“附议。” 第(3/3)页